日期:2025-08-20 00:34:36 标签:
在电视剧《甄嬛传》中,除了雍正和后宫嫔妃的恩怨情仇之外,果郡王和甄嬛的感情也十分的吸引人,但这份感情也使他卷入了和其他角色纠缠不清的爱恨纷争之中。 雍正也早已察觉到对于果郡王对甄嬛的感觉。最终决定用一杯毒酒作为手段,迫使甄嬛放弃了允礼。 在这之前,果郡王曾被派遣到边疆戍守三年。外界普遍认为,这是擅自出兵,意图阻止甄嬛嫁入准噶尔而遭到的惩罚。然而,只有果郡王自己明白,他的这一行动并不完全是为了甄嬛。 除了爱情纠葛外,甄嬛传中也包含了很多势力纷争,其中,年羹尧是雍正皇帝身边的一位杰出而又自负的将领。他以卓越的军事成就自豪,然而,雍正对年羹尧的傲慢和过分自信早已感到厌烦,但由于年羹尧势力庞大,他不能轻率行动。 于是,雍正巧妙地派遣果郡王前往川蜀地区进行考察。当允礼归来,雍正邀请他下棋,并借机询问关于年羹尧的具体情况。
在这场棋局中,果郡王虽然表达得既谨慎又委婉,但他并没有对年羹尧的行为进行掩饰。在他看来,赢得雍正的信任远比维护年羹尧更为重要。 因此,果郡王向雍正详细汇报了年羹尧在陕西和甘肃一带的行为,描述了他的军威已经强大到无人敢违背的地步。 随着棋盘上的棋子一子落定,雍正的心意也似乎变得坚定,他向果郡王暗示,打算先让年羹尧放松警惕,然后再一举将其拿下。 果郡王心思敏捷,立刻领会了雍正的暗示。他小心翼翼地避免说出不当之言,输掉棋局后便急忙告辞离开。 出门后他意外地遇见了悠闲地坐在一旁的年羹尧,即便看到果郡王的到来,他也没有起身表示尊敬。这种行为在礼仪严谨的宫廷中是极为罕见的。 但他对此似乎并不在意,面无表情地经过。这位一时狂妄的将军的日子已不多了。这一幕被旁观的苏培盛看在眼里。傲慢已经超越了皇家的忍耐极限。不久后,他便遭到了严厉的处罚,失去了官职和家产。
果郡王虽未直接揭发年羹尧,但他向皇上递交的报告中隐含的不满和指责,显然加速了皇上对年羹尧的决断。 尽管年家的衰落让果郡王心情复杂,但他知道,作为皇族成员,他早已不再是政治的旁观者。 后来,随着果郡王与甄嬛的接触,两人之间的感情逐渐加深,可是这也因此让他成为雍正的疑心病。 当甄嬛被安排和亲准噶尔之际,他在激愤之下,率兵出城,铸成大错。面临雍正的处分,便主动请求赴边疆服役三年,以赎罪。 众人多将这一行为视为对爱人的深情守护,将其描绘成一位沉溺爱情的王爷。但其实,他完全可以选择其他方式来保护甄嬛,无需亲自赴戍边疆。 而他这一选择源于对国家的责任感,而非单纯的情感。年羹尧的失势,使得朝廷缺失了一位重要将领。作为王爷,且曾受先帝亲自教导,深知自己对国家的责任。
在年羹尧离开后,准噶尔的挑衅行为愈发猖獗,这一切,激发了果郡王的家国情怀。他决定亲自前往边疆,为守护国家和百姓承担起责任。
因此,果郡王在边疆的三年苦难,不仅仅是为了甄嬛,更是出于对家国的深厚情感和责任感。
雍正皇帝的内心总是充满了疑虑和不安。他先除去了年羹尧,又对允礼心生戒备。甚至在其驻守边关重新回来后,依旧充满对他的怀疑,最终不念兄弟情谊,使用一杯毒酒将其赐死。
果郡王虽然一直以闲散著称,但是当国家安危和个人感情摆在一起时,他却能毫不犹豫的为国家挺身而出。
在边疆的三年守卫,并非仅仅因为对甄嬛的情感,而是源自他作为大清皇族成员的深刻责任感。
图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!